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指出,“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”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,是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、我國總體上經濟發展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新階段,中央實行“工業反哺農業、城市支持農村”方針的具體化。在新農村建設中大力發展工廠化生產的節能環保集成房屋,既可以促進產業資本進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,并帶動當地集成房屋配套產業發展,更為直接的實現“工業反哺農業”,發揮好工業對農村的帶動作用;又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建造大批綠色環保的房屋,改善村容村貌,縮小城鄉差距,實現農村又快又好的發展。
集成房屋發展的歷史所謂”集成式房屋”就是房屋建設的安裝生產擺脫了傳統的水、灰、砂、石,手工式的粗制勞動、濕作業現場生產,而是工廠生產不同住宅組成件和部品設備,在現場組裝生產成品房屋。房屋部品是系列的、標準的,可以在生產流水線上生產,完全可以按照住戶的要求,由建筑提供選擇的房屋類型,供住戶選擇。
節能環保集成房屋的特點:
建設速度快、節省人力資源,集成房屋體系主體結構部件在房屋工廠流水線上制作,運至施工現場。由安裝工人在現場組裝主體結構,結構部件全部在房屋工廠內規模化生產,現場只須組裝作業。所有構件采用工廠制作,現場拼裝實現構件工廠預制和現場裝配化施工。無濕作業、噪聲、粉塵與垃圾少,受氣候影響小;不使用粘土磚,可拆卸和回收。安裝一棟200平米的獨立住宅的體系結構只須5天,接下來的室內裝飾工程如門窗、衛生潔具、廚房用品等全部采用標準化、系列化設計,工廠化生產。與磚混結構相比,而同樣面積的住宅,鋼結構集成房屋人工使用要比磚混結構節省三分之二的人力。
集成房屋的安全性、抗震防水性、重復使用性等多方面性能,最符合國家的節能環保政策導向。我們必須借助新農村建設這股東風,吸取經驗,發展符合我國國情的節能環保集成房屋。做到設計專業化,生產標準化、構件模塊化、配件通用化,并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,因地制宜的使用多種建材,帶動地方建筑建材產業發展。我相信節能環保集成房屋在我國定能發展壯大,為新農村建設添磚加瓦!